宁波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之一,是浙东各地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集散地。在历史上曾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商业枢纽和对外贸易的要地。

宁波老字号作为宁波商帮文化、工匠精神的衣带传承,在宁波市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。那些散落在宁波大街小巷的“老字号”,赵大有、缸鸭狗、状元楼……当人说起或路边偶遇,总有一种久远而亲切的怀旧情结,它们仿佛是“宁波的根”。昨天参观博物馆,看到这些老字号的陈列,就想着把阿拉宁波的百年老店的来龙去脉和传奇小故事收集成美篇,把我居住的这个城市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大家一起分享。

宁波状元楼

宁波状元楼,创建于清乾隆五十年(年),原名三江酒楼,原址在江北岸三江口畔,是甬上文人雅士雅聚之地。改称状元楼有一段掌故。宁波历史上一共出过13个状元,章鋆是最后一个。他自幼聪颖,饱读诗书,21岁就中了举人;咸丰二年(年),甬上举人章鋆与张氏兄弟赴京赶考,书生们在“甬江楼”为他们饯行。筵席的菜单上有“冰糖甲鱼”等十多种本帮名菜,菜肴口味异常鲜美。酒酣耳热之际,跑堂送上一盘“冰糖甲鱼”。章鋆与张氏兄弟看去盘中青黄相映,油汁紧裹鱼块,入口绵糯,香、甜、酸、咸各味俱全,禁不住绝口称妙。问跑堂:此系何菜?跑堂看他俩一身读书人打扮,一副赶考行头,就随机应变,暗送吉利说:“此乃‘独占鳌头’也!”举人们听之好不开心。殿试后章鋆得中状元,这一年,章鋆才29岁,可谓是少年得志。在衣锦还乡途中特地重登此楼,提笔挥毫,写了“状元楼”三字,让店家作招牌。从此,楼以菜扬名,菜为楼增色,生意更加兴隆,光顾者多为仕宦缙绅。“甬江楼”从此也改名为“状元楼”,“冰糖甲鱼”也因此别称为“独占鳌头”。

楼茂记

百丈街上有一家老字号楼茂记,全称“楼恒盛茂记酱园”。始创于清乾隆八年(年),是一楼氏子孙代代相传的店。

楼茂记创始人是康熙年间奉化楼岙的一对楼氏小夫妻。在百丈街租了一间房子,以卖豆芽为生,由于夫妻二人待人和善,买卖公平,诚信经营,从来不做缺斤少两的事,所以生意一直不错,后来业务范围逐渐扩大,开起了豆腐工场,自产自销豆腐、豆芽、酥鸡、香干、鲜麸等,淡季时,还做些豆瓣酱。因他俩所做的小生意原料有保障,生意稳当,下脚料(豆腐渣等)还可卖钱,几乎没有浪费,长期经营下来,利润也越来越多,规模也越来越大,正巧当时楼氏族人进京考试中了榜,后任贵州遵义知府。倚仗族人势力,楼氏夫妻以“楼茂记”为名,领到卖官盐的烙牌,得以购盐造酱,楼恒盛茂记酱园终于隆重开张。以后楼茂记越做越大,不久在家乡奉化也开了一家楼恒盛酱园。

楼氏后人说,关于楼茂记的发达还有一个传说。某年除夕,楼氏夫妇打烊后正吃晚饭,只听得吱的一声。店门被推开了,出去一看,在店门前有一个露宿的老人,原来是他不经意间把店门给撞开的,楼氏夫妇见这位老人衣衫单薄,浑身哆嗦,面有饥色,顿生恻隐之心,连忙请老人进店休息,还叫他一起吃晚饭。老人见店主人这样待他,心里着实感激。饭后楼氏夫妇还在店堂里搭了一张床,让老人过夜。

原来这位老人是温州海岙人,只有一个独养儿子,但被强拉充了军。老妻思儿心切卧病在床,老人便来宁波寻找儿子。日子一长,盘缠也用光了,儿子又寻不到,这么冷的天,一路乞讨回家,要去照顾家中生病的老妻。楼氏夫妇得知后十分同情,拿出二两银子给老人做盘缠,又为他准备路上吃的干粮。第二天一早送老人上了路,还千叮咛,万嘱咐,并对他说,如果有急难,可回来找他们。老人十分感动,老泪横流,边哭边谢:“天底下再没有比你们好的人了”。

第二年夏天这位老人又来到楼茂记。原来他一直没找到儿子,多年生病的老妻也过世了,一个人孤苦伶仃,生活无依无靠,只得又来投靠他们。楼氏夫妇二话没说,留下老人,并像对待自己父亲般将他伺奉起来。几年后老人患病在床,楼氏夫妇更是端汤熬药,尽心服侍。老人临终前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泛黄的纸,对楼氏夫妇说:“这是我祖传的自制香干的秘方,尽管祖上有遗训,无论什么时候,不能把秘方传给外人,但是你们夫妻的恩德我无以为报,所以把这秘方就留给你们……”

话说楼氏夫妇收了老人这张秘方后又不断研制创新,使得香干制作技艺进一步提高,他们做的香干越来越好吃。当时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,:“不吃楼茂记香干,生活做煞无相干。”这句话也说出了当时楼茂记香干在市民心中的地位。由于“香干”与“相干”谐音,含有精明能干又凡事顺利的意思。为此老底子农村办红白喜事时,酒席上必用香干,也是讨个吉利。说实话,宁波楼茂记做的香干从香气、味道上都要比当时苏州、无锡做的好吃,如今香干作为一种素食和佐料,成为市民餐桌上常见的菜肴。楼茂记不仅是宁波的,也是国内知名的老字号,而且其产品还远销非洲、东南亚、欧美等地,现今仍享盛誉。

赵大有

一说起赵大有糕团店,老宁波人就会竖起大拇指夸其做的糕点好吃。赵大有糕点品种丰富、香糯可口,它生产的桔味糕、绿豆糕、状元糕等,曾是老少皆宜的休闲食品;直到现在,有人做寿或办喜事时,若能送上一些赵大有的水晶油包和龙凤金团,依然是件有面子的礼物。

作为宁波历史最悠久的糕团店,赵大有创建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了。清同治年间,上虞梁湖的赵氏族人,运来当地出产的粳米,在江东后塘街临时租了一间店面,并以“赵大有”为字号做起了年糕生意。由于大米质量好,他们生产的年糕很受欢迎。从此,每年农历十一月至一月间,赵氏族人都会来宁波经营年糕生意。经过几年努力,他们在宁波渐渐站稳了脚跟,并在族人赵培德的努力下,于年在百丈街开出了第一家赵大有糕团店,自产自销起各种宁式糕点。

当时的百丈街是沟通海曙与江东的唯一通道,从鄞东来的航船带着山货都停靠在旁边的杨柳道头和新河头等处,而从“三江”过来的海货则集中在附近的后塘街上,林立的店铺和来往的人群,使百丈街一直以来就是江东最热闹的地方。

虽然优越的地理位置为赵大有带来不少客源,但店主赵培德知道,如果没有独特的经营之道,位置再好也长久不了。为了生存与发展,赵培德奋发图强做牌子,从原料到制作都亲自把关,由于赵大有的糕点做工精细,既可作充饥的点心,又能当送人的好礼,因此大受甬城百姓的青睐。

尤其是住在偏远乡村的人,难得上次城,都以吃到赵大有水晶油包和龙凤金团为荣。以前宁波有句俗话叫“乡下人吃油包,背脊烫起泡”,意思是说:乡下人没见过世面,只顾抬头吃油包,一不小心,滚烫的猪油馅就顺着嘴角流到了背脊上。话虽说得有点夸张,但赵大有水晶油包味美料足也可见一斑。

除了质好味美,赵大有在甬城百姓中树立起好口碑,主要靠的还是诚信为本、老少无欺的经营方式。如吃过赵大有招牌产品龙凤金团的人都知道,它色黄如金,味香质糯;又因扁圆的形体和龙凤呈祥的花纹,寓意着吉庆团圆和幸福美满,所以老百姓在做寿、满月、祭祀、敬神时,都用它来讨个好彩头。而龙凤金团这么多年来一贯保持色香味不变,主要源于赵培德定下的“三不出售”和“三不卖”的规矩。

前者即金团粉酸、漏馅不出售,花纹印不清晰不出售,松花脱皮不出售;后者指盛器不适宜的不卖、盛器小的不卖、小孩子不卖。“三不出售”,是赵大有对自己产品的严格要求,而“三不卖”则是对售后产品认真负责的态度。想想现在那些“一经售出,概不负责”或“挂羊头卖狗肉”的不良商家,赵大有的经营理念,不知会不会让他们感到汗颜?

不过万事开头难,两个“三不”刚开始实行时,许多人不理解,都说:“赵大有金团甜又香,可惜三不卖。”相传还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:某天,有个小孩手提菜篮要买四十八只龙凤金团,说是庆祝乡下姐姐的儿子满月。店里的师傅要他回去叫大人拿大一点的篮子一起过来。过一会后,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婆婆拿着一只大篮子到了店里,言辞中颇有怨气。

师傅婉言相告:“菜篮里放金团会走样、会漏馅,这样既不好看,又不好吃。再说你送出去要体面,我们店也得顾牌子。”老婆婆很不高兴地付了钱,把篮子交给小孩,让他到新河头乘航船,不料小孩半途跌了一跤,把篮子打翻在地。店主赵培德刚好有事路过,看到金团损坏了,连忙带回去换上好的金团。目睹这一切,老婆婆这才感动地说:“赵大有不仅金团好,生意做得也真周到。”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后,这两个规定终于赢得了大家的认可,还对此举赞口不绝。从此,赵大有生意越发兴旺,连当年蒋介石回宁波办六十大寿时,都特意叫部下来订赵大有糕点,事后还说他们做的糕点味道很好。

寿全斋

旧时宁波城乡百姓有句口头禅,叫“要抓药到寿全斋”,说的就是创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寿全斋药店,多年来在宁波民间和同业中享有盛誉,为宁波目前现存最早的药铺之一。尽管历经起伏波折,但至今仍是不少宁波人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大药店。

寿全斋,全称“寿全斋国药号”,其创始者为慈溪人王立鳌和宁波人孙将壳,两人因同科中举而相识,并成为莫逆之交。王立鳌酷爱医学,又懂药理,两人便合伙开设药店(后孙氏撤股退出,药店由王氏独家经营)。把药店命名“寿全斋”,是为了迎合人们希望长寿的心理,以及出于药品品种齐全加工精良的宣传策略。

事实上,寿全斋也的确十分注重对药品质量的把关,突出“正”、“证”、“精”、确保货真价实,即做到:进货药源路正,储运质量和品种保证,加工炮制地道精粹,配方撮药味味纯真,对名贵药料,确保专人监制,防止代用减料,以此取信于顾客。寿全斋对货源严格把关,注重药材产地;对药材的储存,规定“三不一全”,“三不”即不霉、不烂、不受潮,“一全”,即保证药物种类齐全,凡原货房备料被成品房提取切制成品,原货房须立即挂牌通知进料,进货后才去掉挂牌,从而确保不缺货断档。

可以说,寿全斋经营规模从小到大,逐步发展。到了第二三代,寿全斋已开始自制眼药。眼药有水眼药和鹅毛管眼药两种,除了供应宁波城乡,还畅销到舟山、温州、台州等地。据说寿全斋老板很善于找机会招徕顾客,每逢四月初八鄞东育王附近的灵峰寺香火期,他乘机借结缘积功德名义,以茶水招待香客,吸引他们购买他的眼药,还编了一句广告词,叫“灵峰关牒,寿全斋眼药”。让人产生联想,抓住了香客的消费心理,成功地推销了眼药。

当时,寿全斋已能成功自制各种膏、丹、丸、散、精制饮片、参茸、药酒补膏等,尤其是自制虎骨膏、龟板膏、鹿角胶、驴皮胶是寿全斋的传统优势项目。到清同治十二年(年)计有11门类个品种,业务范围越来越广,成为宁波府有名的百年老店。光绪年间,第四代孙王仕载继承祖业,为扩大业务,又在东渡路和鼓楼开设两家大的分店,成为宁波同业中规模最大的中药店。

源康布店

在普通百姓心中与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的无非是“衣”“食”“住”“行”,除了每日必须填饱肚皮外,穿得暖不暖,穿得体不体面就成了老百姓首先考虑的事情。而宁波作为一个率先开埠的港口城市,老字号“源康布店”就是棉布业中历史最为悠久、传承最为得当的大店。

别小看“源康”这两字,开店的老板可是甬上的望族屠氏,如今月湖西面的屠氏别业就是他们家族的产业,另外悬挂于天一阁大门的对联“间庋(gui)阁足千古,天下藏书此一家”也是屠家后人屠筱筼所写。“源康布店”则要追溯到清末光绪三十年(年),来自宁波鄞县(今鄞州)西乡人屠景山,投资叁万多元,在宁波最为热闹的黄金地段:东门口,开了一家经营布匹生意的布店,取名“源康布店”。

源康布店开业没多久就成时甬城街头的热门话题,在宁波城郊甚至还流传着一句顺口溜:老板屠景山,资本三万三,开店三月三。这句颇为押韵的顺口溜将源康布店的主人姓名,资本投入,开店日期交代得清清楚楚,朗朗上口,很容易被百姓传开。

宁波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,丝绸、绸布一直以来都是宁波商界的一大支柱型产业。而源康布店由于遇到的机遇较好,老板的资金相对充足,开店的位置选择也很正确,很快就被老百姓所认可。

源康在经营上,坚守货真价实的原则,由于屠老板来自农村,所以他把农村作为经营主方向。他曾说:农民辛辛苦苦有点积蓄,上城来买布,千万不能欺骗人家,否则会“伤阴鸷(会遭报应)”。

为保证商品质量。源康出售的染色白坯粗布,必选万年青、魁星等老牌正货,自己加工染色。为了提高棉布染色质量,源康和新丰合资开设了一家染坊,招牌叫源新源新染的布,经久不褪色,而且不管黑色、白色、蓝色都必须过了梅雨季,出伏后才出售。因源康出售的布匹比别家的挺括。有很多布厂上门来采购布匹,和其他小店相比,源康减少了一道批发环节。这就为其与同业竞争创造了条件,因此出售货品时,源康用“加三放尺”待客。这种做法过去叫康“礼让“,通过“礼让”这种促销办法,不但增加了营业额,还得了好名声。

缸鸭狗

宁波的姆妈,几乎没有不会包汤圆的。江定法的母亲应氏,就做得一手好点心,尤其汤圆。

20世纪初,因为家境贫寒,年纪尚小的江定法就跟着大人出海做帮工了。为了好养活,父母给他取了个小名叫“阿狗”,于是船上的大人都“阿狗”“阿狗”地叫着,渐渐“江阿狗”这个名字反而比江定法更加响亮。在海上的日子很难熬,又苦又饿,阿狗常常做一个美梦,姆妈在梦里喊他“阿狗,来吃汤圆了”。

江阿狗长到18岁,应氏打定主意不再让儿子出海了,“做苦力不是办法,没有一门手艺以后怎么生活?”江阿狗被母亲送到三北的顺和祥学做生意。顺和祥是一家卖南货的铺子,当学徒的日子也没比船上帮工好多少,寄人篱下,忍气吞声,对掌柜毕恭毕敬,对顾客要笑脸相迎。但是江阿狗聪明勤快,眼头活络,三年的学徒生活让他掌握了一门生意经:做生意要有诚信,吃得小亏,才能有大的进账。掌柜一心留他在铺子里帮忙,但刚刚20岁出头的江阿狗,已经打定主意回家照顾母亲。

没想到学徒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结婚。应氏信奉男人“先成家后立业”的说法,已经给阿狗说好了一门亲事。从奉化来的何凤秀,吃苦耐劳,善良可爱,结婚后帮着应氏把家事料理得妥妥当当。阿狗反而有些愧疚,私底下和媳妇儿闲聊,“我们家孤儿寡母的,也没什么家底,你为何愿意嫁过来?”何凤秀的回答出乎阿狗意料,“我吃过咱妈送来的汤圆,又大又甜,觉得到了你家也苦不了。”媳妇这一说,倒是让江阿狗茅塞顿开。街坊邻里都称赞母亲的汤圆包得好,为何不摆个卖汤圆的摊子?宁波城里南来北往的,只要是宁波人,都喜欢来一碗猪油芝麻汤圆。

阿狗和母亲一说,应氏很是支持,于是一家三口关了老屋的门,带着之前攒下的一些银两,来到了宁波城隍庙摆起汤圆摊。开始只有汤圆,阿狗为人和善,客人要多加点白糖、桂花的,他一一照办。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,只卖汤圆是不行的,客人迟早会厌烦,于是又有了酒酿丸子、豆沙丸子,汤圆的各种馅料也是换着法子做,到他摊位吃甜点的客人络绎不绝。

四年下来,江阿狗的汤圆摊在城隍庙小有名气,他用攒下的辛苦钱在开明街的泰和桥边租了间店面。有店就要招牌,连店名都没一个,这该如何是好?没读过书的江阿狗犯了愁。有不少熟客帮着出主意,但无非是一些寻常小吃店的名字,最后阿狗还是决定用自己的名字“江阿狗”,叫得响亮。

他自己不会写几个字,就请来了当时宁波越剧团小有名气的舞美王云标先生,在招牌上画了一只缸,一只麻鸭和一只黄狗,中间嵌着“汤圆”两个小字。那这个“缸鸭狗”招牌,说起来还是因为江阿狗好心,被一位客人的欠债抵来的。一天,有个老秀才在店里吃了好几碗汤圆,最后却没钱付账,江阿狗也不计较。秀才说,看你这个店名是个画,大家不好传播,我给你写个店名吧。两人一商量,就用“缸鸭狗”作招牌,取“江阿狗”在宁波话里的谐音,“缸”同“江”,“鸭”同“阿”,通俗易懂,也和原来的画都对应上了。

“三更四更半夜头,要吃汤团‘缸鸭狗’。一碗落肚勿肯走,两碗三碗上瘾头。一摸铜钿还勿够,脱落布衫当押头”。这段不少老宁波人耳熟能详的俗语,说的就是这家百年老字号的历史。从城隍庙街口一家无名的露天小摊,一步一步发展到众人争相品尝的老字号品牌。

作者简介

落日浙江宁波人爱好文学,摄影,旅游。有多部作品在网络发表

文墨晚晴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wannianqinga.com/jwfgng/985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