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 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%E5%8C%97%E4%BA%AC%E4%B8%AD%E7%A7%91%E7%99%BD%E7%99%9C%E9%A3%8E%E5%8C%BB%E9%99%A2/9728824?fr=aladdin

真武山古道的旧闻与传说(上篇)——南山怀古系列之五

文/万年青图/易洪均

重庆长江南岸的四条古驿道,究其规模和知名度,老厂古道是名副其实的状元,真武山古道是当之无愧的榜眼。

俗话说,人老话多,树老根多,真武山古道的旧闻传说也是多多。依据网文的特点,笔者分成上下两篇讲。本文是上篇。

为啥一条古道有两名

真武山古道也称涂山古道,为什么一条路有两种称呼呢?因为真武山和凃山原本就是同一座山嘛。为方便读者理解,笔者按历代当地人的习惯,称它为“真武山古道”。近年刊行的南岸区文史资料,编者称真武山古道为“东大路”,本文恕不采用此称呼。

凃山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名山,在清代曾获“渝州八景”之中的“涂山耸翠”美称。山顶有一座古庙凃山寺,究竟建于何年?无史料考证。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写《凃山寺独游》一诗的时间捏指推算,至少经历了多个春秋。

古人常说,庙宇垂名,山川生色。此话说白了就是互相抬举之意。

据说朱元璋认为自已能够打败元蒙强敌,清除割据势力,从一个放牛娃逆袭成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,离不开真武祖师相助。一言蔽之,朱元璋是真武祖师最高级别的铁杆“丝粉”哦。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”,当上皇帝的放牛娃,诏令全国各地选择名山峻峰,兴建真武祖师殿,每日做好做足诵经朝拜功课。

涂山和大禹的传说挂上钩后,早已成为一座名山。接受诏令是顺理成章之事。遵诏新建真武祖师殿后,就另得真武山其名,涂山寺也变身真武宫了。

为啥一山有两名?还有另一种传说。真武祖师在凃山中修道多年,终成正果,羽化成仙后,将凃山改为真武山,凃山寺亦改名为真武宫。

真武山古道的起点和终点

据笔者考证,真武山古道应从龙门浩老码头上行的老街为起点,真武山老街为终点。

起点:从龙门浩码头沿长江边向南前行米左右,然后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青沙石板路拾級而上,穿过数棵遮阴蔽日的葳蕤黄桷树,走过石壁那一尊尊石龛佛像,就到了下浩老街口了。

上个世纪初叶的下浩老街,有原汁原味的川东民居式样吊脚楼和穿逗房,也有中西合璧的小洋楼,大街小巷纵横交错,茶馆、饭店、栈房、屠宰场、商铺鳞次栉比,街上的行人一年四季都是熙熙攘攘的。

清水溪小河,流淌着清澈溪水穿街而过,经过董家桥进入天心桥,从马脚凼流入长江。眼观犹如一幅古老山水画的老街,历代文人骚客心动后肯定有行动,留下了几多脍炙人口的华章和诗篇!

终点:从南天门向南前行20余米,大路两旁有很多瓦房。房屋以川东民居造型为主,大多是木篾结构,小青瓦、斜屋面、宽屋檐。这就是真武山上昔日赫赫有名的老街,老街名叫“铺子口”。

从铺子口至真武山垭口长约米左右。两边有40余间铺子。街上居民靠开栈房、饭店、茶馆、酒店,卖香蜡纸烛等谋生。

老街中间竖有一块巨大的石碑,高3米、宽2米,石碑上刻有“禹娶涂山呱呱泣处”八个大字。石碑落款为大清光绪十五年(年)仲春日,由里人舫张孔曾建立。石碑两侧刻有对联一副:“三代第-人承帝运启王朝伟绩丰功犹忆当年平水土;千古难再得娶涂山垂夏统黎民众庶始从此日沐恩波。”旁边立有-块名“凃山胜景不许釆矿”的石碑一方。沿着旁边的十八如意石梯盘旋而上,有一个像半边月亮型状的月台坝,就到了真武宫(凃山寺)。

随着老街继续前行,来到真武山垭口。山垭旁边有一块平坝,-排排木竹结构的夾壁墙穿逗房高低不一、排列有序的座落在这里,是“真武小学”校址。常年到校读书的学生有二百余名。

年滿83岁、曾家住真武山附近的成都工学院毕业学生肖永国告诉笔者:真武小学是他的母校。学校是涂山寺办的。因为寺庙有钱,当家主持也重视教育,把办学读书作为一种积功德,对穷人的娃儿免学费。当地很多贫困家庭的娃儿到这里读书。垭口旁边那块平坝,充当学校的操场。

那年代在操场旁边,有不少等业务做的轿夫和马夫,地上摆着滑竿轿子,路边树杆上拴着溜溜马。

肖永国告诉笔者:以前真武山垭囗有三条青沙石板路,分别通往东、南、西三个方向。沿着平缓的青沙条石路向东面走,有一排排土黄颜色的房屋,那是二战期间归防空委员会管辖的“中央降落伞厂”。有多名工人,白天为了躲飞机不能上班,经常在深夜加班加点干活。

再下行20多米,有两幢两楼一底的青砖大瓦房,是“国民政府重庆防空委员会”。毎天有许多高官在这里办公,平时人来人往十分繁忙。

南面的那一条清沙石板路,直达黄桷垭和老厂古驿道。

西面是陡峭的石梯,前行余米,可到真武山炮台及铁桅杆和览胜亭等山巅。

刘湘在涂山寺举办息灾法会

上世纪二十年代未,川军21军军长长刘湘,打败了他的么爸刘文辉,统一了四川,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四川省长,当上梦寐以求的川王,成为了四川最大的实权派。

刘湘认为自己能屡战屡胜,离不开城隍菩萨的保佑,在神仙军师刘从云的鼓惑下,刘湘在涂山寺举办了-场声势浩大的“西南和平息灾法会”。法会的安全保卫由其警卫营负责。在真武山垭口,从一天门至南天门,安排了一个连站岗放哨。

法会坛主是西藏密宗教法师多杰格西,他带了32个喇嘛随行。法会有一个重要仪式是“上天供”。寺內主持按坛主要求,用两百多斤面粉让斋房做了一个三尺多高的面人,面人活灵活现、披红带彩。在寺庙大门和南天门,用松柏树枝扎成緑色彩门。

上供当天,由四个喇嘛护着面人前行,两个喇嘛分别抬着一对一丈多长的黄铜大恭号筒,边走边吹。号音雄浑,山谷回响。参加法会的川军高官及来宾缓慢的跟在喇嘛身后,小心冀冀的护送面人到南天门去“上天供”。

到南天门后,坛主下令将那面人架在铺滿五颜六色绫锣绸缎的柴火上,然后点起熊熊大火。霎时浓烟直冲九重霄,笼罩了南天门。法师不停的向烈火中抛撒纸帀,随行军官和来宾不断将随身携带的贡品,纷纷扔入大火中。据说谁掷得越多,谁的福份就越多,日子会越火红,官也会越当越大。待火熄烟散后,从火堆中捡的金戒指,金项链,银首饰有多个(件)。

追述发生在二战时期的往事

年某日,侵华日机又多批前来轰炸陪都重庆。真武山及周边的诸多炮台同时开火,一发发炮弹在空中开花。哈!一架日机被炮弹击中,机尾拖着-条黑黑的浓烟,从空中坠落在回龙挢附近。其余日机屁滾尿流迅速逃跑。

真武山上的军民群情振奋,自发地来到日机坠落地,齐心协力肩扛手抬,硬是将那击落的日机抬到了真武山垭口。四面八方的老百姓潮水般涌来观看。重庆防空委员会后来用汽车把击落的日机拖走,从海棠溪渡口过江,运到渝中区公开展览。据笔者回忆,重庆晚报曾报道过这事。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里,击落日机极大地增强了全国军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。

文前叙过真武山有“中央降落伞厂”,在此讲一个“天降伞兵”的传奇故事——

据笔者曾阅过的《抗战伞兵遗骨寻亲记》载,年6月某天,中国伞兵“鸿翔部队”的名勇士,突然从天而降到湖南衡阳县洪市镇附近的台源寺地区,与盘踞在那里的日军激烈交火。据战后统计,击毙日军94人,有4名中国伞兵为国捐躯,遗体用降落伞包裹,安埋在附近的小山上。74年后在昔日战场出土了4具遗骸,最终确定是牺牲的中国伞兵。日月如梭,光阴似箭,《新京报》报道说,根据公益组织掌握的情况,当年“鸿翔部队”健在的老兵仅有一名了。

中国伞兵“鸿翔部队”使用的降落伞,是否产于真武山的“中央降落伞厂”呢?至今仍是个谜!据目前了解的情况,那个时期没有其他专业生产降落伞的厂家。

年7月3日深夜,一场百年罕见的倾盆大雨从天而降,巨大的泥石流摧毁了真武山老街部份居民住房,家居老街小禅院的奇人异才僧本立也因此圆寂归天。为避免灾害再次发生,政府相关部门对常住古街的30多户居民多人实行整体搬迁,随后拆掉了街上所有的房子。

“渝南黄桷杯”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征文启事

黄桷小屋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wannianqinga.com/zljwf/458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