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屠夫的第篇原创,全文字阅读时间8分钟,读完别忘了哦

金钱永不眠,屠夫问候各位早安。

人人都想财务自由,可是财务自由的标准是什么?

万?1亿?亿?

许多人误以为:巨款从天而降,自己就算财务自由。

按照这个标准,那么中彩票的人都财务自由了,对吧?

但是统计结果表明,75%的彩票头奖得主在5年内破产

——由富返贫,比从来没富过还惨。

中大奖也不能实现财务自由,是钱太少的缘故吗?

不,是大家误解了这个标准。

01你的财富水池

某天你突然得到1个亿,财务自由了吗?

未必。

许多一夜暴富的人,一直以来缺乏财商教育,不知道该拿这些钱怎么办。

他们会把意外之财全部花在了消费和负债上:买豪车,买游艇,买赛马……

亲朋好友前来“借钱”,又不得不“慷慨解囊”,没过多久就散尽家财。

问题不在于钱的多少,而在于「现金流」。

让我们把财富想象成一个水池,有进水口也有出水口:

进水口会带来收入,让水增多;出水口会带来支出,让水减少;

水池里的水——我们的财富——就是一进一出之后的结果。

一夜暴富,好比突然往水池里一次性地加很多水。

有人开始大手大脚地花钱,出水量暴增,但是进水却和以前一样。

水池里的水被放空,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。

02财务自由是动态标准

要想水池不空,关键不在于水池现在有多少水,而在于进出水量。

只要进水量出水量,水池就不会空,我们就不会破产。

这是一个动态过程,核心是增量,不是存量。

死盯着“水池里有多少水”(现在有多少财富),是没有意义的。

让我们来仔细看看进水口吧。

流入的水有两个来源: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。

上班工资和自由职业收入,属于主动收入,是「时间换钱」;

投资收益和企业经营利润,属于被动收入,是「以钱赚钱」。

“进水量%是主动收入”和“进水量%是被动收入”就像光谱两端,大部分人位于最左边:

同样是进水量出水量作为前提——

最左边就是“手停口停”,当然不属于财务自由;

最右边靠充裕的“睡后收入”,铁定是财务自由。

问题是:

光谱中间,财务自由的分界线

——在哪?

03从支出简单倒推

很久之前,屠夫在《财务自由,多少钱才算够?》里就提出过财务自由的一个标准:

被动收入≥月均支出,你已经算财务自由了。

我们可以提高不等式的左边,也就是「被动收入」。

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投资收益和企业利润,房租和版税等都是不需持续投入精力的“睡后收入”,这是妥妥儿的被动收入。

而靠某些“副业”来维持的,诸如稿费、淘宝店等,还不能算被动收入。

也可以降低不等式的右边,也就是「月均支出」。

从“刚性/弹性”和“高频/低频”两个维度,可以将日常开销划分成以下4类:

刚性高频:餐饮、交通、话费等刚性低频:房租房贷、水电网费等弹性高频:日用品、服饰购物等弹性低频:旅游、书籍、培训等

一般来说,屠夫不建议压缩“刚性高频”和“弹性低频”这两个象限的花销。

刚性高频支出关乎生活质量(餐饮)和生活效率(交通和话费),没有太多压缩空间。

弹性低频支出大多是为增长见识,是投资未来的自己,这个钱也不建议省。

真正值得警戒的,是“弹性高频”类的花销:

把日用品买成“[日]后再也[用]不上的物[品]”……出于虚荣心,购买和自己地位不匹配的奢侈品……每天一杯二三十块钱的奶茶(拿铁因子该改名了)……

压缩这类支出其实不会显著降低生活质量,但是需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控能力。

上面4个象限并没有包含买房首付、买车等偶发性、一次性的大额支出,也无法涵盖疾病、手术等意外情况,只能作为一个基础性的思考框架。

在这个框架之下,被动收入≥月均支出变得更具体、更有可执行性了。

那么,财务自由还有其他标准吗?

当然有。

04人vs钱:生财能力PK

既然收入有“主动”和“被动”之分,那么两者之比也能成为财务自由的一种衡量标准。

主动收入,是依靠人力资产“挣”回来的钱;

被动收入,是依靠其他资产“赚”回来的钱。

假设x=被动收入占总收入之比,这个x很值得玩味。

上面提到的「收入结构光谱」里,最左边x=0%,全无自由;最右边x=%,财务自由。

如果落在正中间,x=50%,表示你的被动收入和主动收入一样多,两者各占总收入的一半。

仔细想想,这样的收入结构,其实已经比大多数人好多了。

虽然还得老老实实打工,但是对工资的依赖程度没那么高,心态上会更加轻松。

就算面临降薪甚至裁员,因为有被动收入支撑起房贷,压力也会比一般人小很多。

如果再进一步,x≥80%,也就是被动收入占80%呢?

这种情况下,你的主要收入来源已经不再是“死工资”,而是“睡后收入”。

你的工作收入已经不再占主导,就算没有了工资,你的生活也不受太大影响。

或退休,或做喜欢的事,都可以,此时的你已经不需要为钱而工作了。

当然了,如果你的工资很低,x值再高也没有参考意义。

反过来说,有的人主动收入很高(比如明星),又或者主动收入增速很快(比如刚工作的年轻人),即便x值偏低,也完全无需焦虑。

这个x值,其实是在描绘“人”和“钱”的生财能力。

当x值偏小时,主动收入占主导,人的挣钱效率更高;

当x值较大时,被动收入占主导,钱的赚钱能力更强。

它的好玩之处在于,你可以和自己的资产比一比,看看谁的“生财能力”更强。

如果被动收入主要源于投资,刚开始工作的头十年里,x值都会很小。

因为年轻人的投资本金不多,工资涨速却很快,一次涨薪的幅度可以远超一年的投资收益,所以“主要精力放工作+业余时间学投资”是比较合适的做法。

对于已过不惑之年、投资本金充裕的人而言,x值完全有可能大于50%。

x值越大,你离财务自由越近。

05你离自由有多远?

让我们回退一步,重新考虑一下财务自由的标准问题。

的标准,其实忽略了3个问题:

通货膨胀:月均支出会随物价上涨而逐年攀升支出上升:养育子女、医疗保健的费用会随年龄增加收入波动:被动收入不是死工资,可能会有波动

保险起见,咱们最好把标准提高一点:

被动收入≥月均支出*2

超出支出的盈余可以用作投资,让资金不断“滚雪球”,化解上面3个问题。

分析了这么多,不如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。

假设小A刚毕业参加工作,每个月房租水电元,餐饮交通话费大约元,消费购物大概元,那么每个月的支出会在元左右。

按照的标准,小A每个月需要1万元以上的被动收入。

如果全部来自于投资,那么大概需要每年收益到达12万元左右。

每年投资收益12万,大概需要多少本金呢?

如果小A的投资能力不错,能稳定地保持8%左右的名义收益率*,那么万本金就可以安安稳稳地退休了。

*屠夫注:即通货膨胀调整前的年化收益率,1万*12/8%=万

8%的名义收益率,不算高也不算低——

根据《资产收益率的前世今生》,美国股票市场的长期实际收益率为6.6%;参考《乐观主义者的胜利》,全球股票市场的长期实际收益率大概是4~5%。

按照通货膨胀率在1~3%来算,正好对应8%名义收益率。

换句话说,这是股票市场的平均水平,只要不输给市场就够了。

如果能获得12%的名义收益率,那么只需要万的投资本金。

这,就是财务自由的“魔法数字”。

再来看另一个例子:小B上有老下有小,每个月还扛着房贷,这笔账又该怎么算?

我们做个简单替换(全靠拍脑袋):

将“房租水电”调整为“房贷水电”,每月元子女抚养和教育支出,每月元老人赡养和保健支出,每月元餐饮交通话费元和消费购物元保持不变

不考虑小B另一半的收入支出,小B每年需要24*2=48万投资收益。

同样是稳定保持8%名义收益率,这次的投资本金需要到达万;

当然,如果收益率上升到12%,本金门槛也可以降低到万。

有了魔法数字,“财务自由”四个字,是不是具体多了?

06写在最后

上面的例子只是为了进行演示,实际数字因人而异。

有的地方消费水平高一些,有的家庭日常支出少一些,有的人投资收益多一些,这些都没关系,大家可以参考上面的方法,算一算真正符合自己的“财务自由数字”。

限于篇幅,屠夫不作进一步展开啦。

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几个关键点:

财务自由是动态标准,一边是被动收入,一边是月均支出月均支出可以按“刚需/弹性”和“高频/低频”划分成4类被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x,可以侧面衡量财务自由程度结合收益率可以得出“魔法数字”,让你的财务自由标准更具体

希望对你有所启发。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wannianqinga.com/jwfxx/10017.html